扎根鄉村教育 品嘗幸福滋味——記“閃亮的名字·全國最美教師”桓臺縣荊家鎮中心中學教師王菲
發布時間:2020-09-29
瀏覽次數:1719
文章來源:淄博市實驗幼兒園
先進就是榜樣,典型就是力量。
2020年9月,王菲老師被中宣部、教育部授予“閃亮的名字——全國最美教師”稱號(全國共11人,她是山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教師)。從教13年來,她從一名朝氣蓬勃的女孩成為了全國幾十萬鄉村孩子的“網絡老師”,從鄉村教師到全國最美教師,她深深感受到,作為一名教師,不管身在何處,都可以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世界,綻放屬于自己的精彩,收獲滿滿的幸福。
有幸陪伴學生成長,很幸福
2007年,王菲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,帶著興奮和期待,只身一人來到一所只有100個孩子和4名教師的鄉村小學。在校長室看到唯一的先進設備就是電話,這和想象中學校的樣子有著巨大反差,她想要離開。然而當她走進教室,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眼神和燦爛的笑容時,她動搖了,因為他們是那么的開心,終于盼來了一位年輕教師。為了孩子們那期待的眼神、開心的笑容,她選擇了留下,能夠陪伴他們成長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當初的熱情在慢慢消失。她一門心思等待著幾年后能夠考往縣城,在優質的教學環境下繼續努力工作。
直到一次大賽,改變了她的人生。
在2013年的全國NOC大賽上,聽到了“云”“數字化”等這些新名詞,看到了其他學校的課堂已經是另外一種形式,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在用傳統方法教授現代學生。那份對新事物的好奇心、求知欲,激勵著她去改變。從此,她和學校幾位同事開啟了數字化教學探索之路。白天忙教學,晚上研究新課堂。慢慢地家人開始反對:“沒見幾個老師有你這么忙的,回來也不消停。”朋友不理解:“真搞不懂你為什么每天那么忙,干多干少都是發那些工資……”面對身邊太多的質疑聲,她依然堅持著自己的那份執著、信念,默默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。互聯網是個很神奇的東西,它讓我們擁有了來自全國的名師,擁有了更多優質的資源,為學生們打開了通往世界的一扇窗,同時也幫助了鄉村教師不斷成長。
2015年9月,她帶領畢業班老師在網絡課堂中面向全國開設中考系列課程,一年時間里共授課105節,參與人次達到4萬余人,獲得滿分好評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,2016年,桓臺縣荊家鎮中心中學中考成績取得了歷史性突破,學困生消除率全縣第一。當身邊的優秀老師紛紛選擇了進城,她也和家人爭執過,然而鄉村教育總要有人去做,她相信只要耐得住寂寞、守得住孤獨,經得住考驗,在鄉村教育這片沃土上,一樣可以綻放自己的精彩。
努力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,很幸福
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,但是一群人才會走得更遠。這些年的教學實踐,學校給大家提供了輕松、多元化的成長環境,老師們也在這樣的氛圍中共同成長。在同事們心中她是個“萬能人”,她也愿意毫無保留地帶著他們一起成長。
在學生們心中她是個點子多、有想法的老師,在她的課堂里既充滿著收獲的樂趣又充滿著未知的緊張,她喜歡學生們提出質疑的樣子,喜歡學生們舞臺上自信表達的樣子,不知不覺間她也成了學生們心中的榜樣和他們口中的“菲姐”,這就是言傳身教的力量,能夠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她很幸福。
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,很幸福
2015年,當得知全國很多大山里的孩子從未上過音樂課時,她主動利用午休時間在網絡上給他們開設音樂課,成為一名公益網師,來自四川、云南、河南等地的孩子們成了她的學生,一首首歌曲讓這些孩子們在一二個小時的求學路上不再孤單。2018年,她帶著團隊的老師積極參與到國家精準扶貧項目中,成為一名網絡援疆公益講師,通過網絡給新疆的孩子們上國語課程。過年時,她問孩子們:“你們的新年愿望是什么?”有位同學說:“老師,我想去山東看看您、抱抱您,而不是隔著這個屏幕見面。”那一刻她落淚了,突然覺得自身的社會價值得到了體現,也讓她短短幾年就實現了桃李滿天下。
五年來,她共網絡授課500余節,培訓6萬余名鄉村教師,讓30多萬鄉村孩子受益。“作為新時代的教師,我們的責任與擔當,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學校。即使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,也可以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,能夠實現自己更大的社會價值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。”王菲說。
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一路走來,王菲老師也有了更多的責任和想法。她想和全國300萬鄉村老師一起努力,讓大家再提到鄉村教師時,不再是貧窮、落后的印象,而是擁有著新理念、新技能,陽光自信的鄉村教師新形象。扎根鄉村教育,在這片沃土上品嘗成長的滋味,這就是新時代鄉村教師最美的樣子。(轉載自《淄博日報》2020年9月11日刊發的王菲老師事跡報道)